參觀屏東瑪家北葉國小 2014.03.24 星期一 晴
【精彩影音 先睹為快】
去年底拜訪屏東禮納里部落(102.12.24)的回程,途經瑪家北葉國小(屏35線0.5K處),阿盛本想進去參觀校園的,但因行程安排的關係,只好「過門不入」,今天特地利用輪休空檔,來實現上回的遺憾。
位於三地門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附近的瑪家北葉國小,是一處恬逸幽靜、視野極佳的學習好環境,新建的校舍,更是一棟讓人驚豔的建築物,感覺像似美術館,又好像高檔民宿,說到這裡,讓我想起了地中海風情的台東豐源國小,兩校建築構思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北葉國小校舍主建築,極富幾何方塊藝術特色,窗戶宛如鑲嵌在牆上的七彩積木。另外,還有拼貼在外牆的原住民琉璃串珠裝飾,以及護欄橫樑石雕刻畫與排灣陶壺…,在在呈現出色彩繽紛、多采多姿的視覺享受,用心的規畫設計,眼前無疑是一件非常吸睛的藝術建築巨作,呵!在這兒上課的學童真是快樂又幸福啊。
↑ 屏35線公路
↑ 屏35線0.5K處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就在這附近)
↑ 屏東瑪家北葉國小 入口
↑ 瑪家北葉國小的大門口旁有設置觀景臺
↑ 北葉國小的主建築
↑ 大門左側的觀景步道
↑ 一棟讓人驚豔的建築物,感覺像似美術館,又好像高檔民宿。
↑ 校舍建築極富幾何方塊藝術特色,窗戶宛如鑲嵌在牆上的七彩積木。
↑ 脫俗、時尚的設計,夠炫了吧!
↑ 從另一個角度瞧,那一塊塊「彩色積木」,其實就是窗戶的障眼藝術啦。
↑ 如何?建築很有特色是吧!
↑ 拼貼在外牆的原住民琉璃串珠裝飾
↑ 主體除了保有原住民特色外,更不失歐風時尚的感覺。
↑ 波浪流線形琉璃珠裝飾,樣式相當活潑可愛。
↑ 建築物北側以教室為主
↑ 北側建築物不同於南側的奇特時尚,外牆主要以排灣族原住民傳統圖騰藝術來呈現。
↑ 牆面陶土藝術的解說牌內容
↑ 聽說這棟建築物頂樓,原本是要設計擺放一個大黑陶壺的,以作為醒目地標,不過,後來不知何故(經費或安全考量)而作罷。
↑ 建築物南側以行政單位為主
↑ 北葉國小view極佳,屏東平原盡入眼簾。
↑ 可愛的蜻蜓裝置藝術
↑ 排灣族三寶,不是人蔘、貂皮、烏拉草,而是琉璃珠、黑陶壺、青銅刀。
↑ 巴冷公主的傳說:阿達里歐是祂羅巴林湖神即大鬼湖,也是「魯凱族」族人的祖靈─百步蛇王。千年來獨自居住在鬼湖地帶守護著魯凱族人。面目清秀斯文、英俊挺拔;但個性冷漠寡言。以前常有村人不小心在鬼湖森林迷路,都是受了他的恩惠才找到出路。平日最大的娛樂便是獨自吹奏著短笛,應和著笛聲哼出自編的幾首歌曲。
在巴冷十六歲那年,因為在田地旁的鬼湖森林迷路,而邂逅了祂羅巴林湖神-百步蛇王阿達里歐。經過了幾段曲折離奇的遭遇後,兩人對彼此皆產生好感,並漸漸萌生出了愛情。然而百步蛇後代的魯凱族人基於對祖靈的敬畏,讓兩人的愛情面臨了重重險阻。最後,頭目朗拉路在湖神帶著禮品前來提親時向祂提出一個要求:找到傳說中的帕利奇-莫利莫利達安,也就是位於深海中的七彩琉璃珠,以作為迎取巴冷公主的禮品。
於是蛇王帶領著部下歷經了三年的海上生涯後,終於順利帶著七彩琉璃珠回到了達德勒部落。在婚禮舉行過後,蛇王揹起巴冷,在村人及頭目夫婦的祝福聲中緩緩進入了鬼湖,並在臨走告訴村人以後可以自由進出鬼湖森林一帶打獵或摘取藥草。從此兩人就在此守護著世世代代的魯凱族人。直到今天,魯凱族少女還是會以百合花裝飾及打扮,以紀念難忘的巴冷公主。(文字來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觀景臺入口
↑ 觀景臺視野遼闊美不勝收
↑ 小朋友看到阿盛手上拿著相機,居然主動擺Pose等拍照,我想這應該是遊客給他們的「自然反應」吧。
↑ 生活即學習
↑ 北葉國小-司令臺
↑ 司令臺對面的聖火臺
↑ 位於司令臺後方的活動中心
↑ 活動中心
↑ 戶外籃球場
↑ 特教資源教室
↑ 瑪家北葉國小目前學童約有一百一十多位,附設幼兒班約三十位。
↑ 瑪家北葉國小,學習環境極佳,在這兒上課的學童真是快樂又幸福。
↑ 擋土牆的立體彩繪
↑ 圖書室大門的手繪素描圖案
↑ 瑪家北葉國小校舍主建築,兩邊外牆各有特色,至於空間使用,左(北)邊為教學區,右(南)邊為行政區。
↑ 瑪家北葉國小舊校門
↑ 瑪家北葉國小舊校舍,曾經是霧台國小北葉臨時校區。(因八八風災摧毀了霧台國小部分學童上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