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北門之旅 2014.02.23 星期日 晴
【精彩影音 先睹為快】
欣賞完美麗的學甲彩虹花田蜀葵,我們繼續行駛台19線,再轉接171(三連路),往北門方向前行,沒多久就來到了南臺灣知名的「南鯤鯓代天府」,聽說去年剛完工(建造二十年)的凌霄寶殿內,有一個玉皇大帝的九龍玉旨,是用了一萬多兩黃金來打造的,市值高達六億多元,這金碧輝煌之巨作,阿盛今天專程來朝聖,感受這金光閃閃的黃金魅力,當然囉,拜拜祈求平安這是一定要的啦。
參拜南鯤鯓代天府後,這附近的旅遊景點可不能錯過唷,像是北門遊客中心、永隆宮、錢來也雜貨店、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北門豆花、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公園…,還有夕陽餘暉景致非常漂亮的井仔腳瓦盤鹽田,都是值得一遊的北門旅遊景點。
↑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北門遊客中心入口
↑ 海翁返北門-抹香鯨標本區
↑ 北門遊客中心館內介紹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並整合風景區內「鹽業歷史」、「溼地生態」、「宗教人文」、「地方產業」與「文學藝術」等觀光資源。
↑ 北門遊客中心簡報室可欣賞觀光資源影片
↑ 說起這抹香鯨標本與北門的淵源可深了…。2005年12月29日北門鄉民發現了這位擱淺於王爺港汕上的巨大訪客(身長約14公尺、重達50公噸的雄性抹香鯨),由於體積與重量過於龐大而就地先行掩埋。2008年2月,在臺南縣政府(今臺南市政府)、國立臺灣博物館及專業團隊與熱心的北門鄉親支持下,抹香鯨破土重出,標本製作完成後並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展出,2009年移展至臺南縣(今臺南市)蕭壠文化園區,並於當年12月4日運回北門遊客中心,受到北門鄉親熱烈的歡迎。(資料來源:北門遊客中心)
↑ 「臺灣好行」鹽鄉濱海線,交通轉乘資訊簡圖。
↑ 素人畫家-洪通先生的藝術展牆
(無師自通的北門素人畫家洪通先生,有「東方畢卡索」之稱。)
↑ 北門遊客中心是由北門洗滌鹽工廠舊建物群中的西南側倉庫群所改建,外觀仍保留著原工廠山牆斜屋頂造型。
↑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公園
↑ 北門 錢來也雜貨瓦斯行
↑ 錢來也雜貨店,曾經是三立偶像劇王子變青蛙的拍攝場景,所以吸引了不少觀光客前來拍照。
↑ 錢來也雜貨店為傳統斜瓦老建築,早期是台鹽員工福利社。
↑ 政府推動閒置空間再造藝術,將這棟老建築物重新賦予新生命,再創新契機。
↑ 「錢來也」四件必做的事。還有還有,桌面上那兩隻鴨鴨碰不得唷,因為有聖旨保護,不信您看↓↓↓
↑ 違反聖旨者,嚴厲懲處!哈哈哈...
↑ 第一次品嚐虱目魚香腸
↑ 北門 鹽池景觀區
↑ 試吃,嗯~,好吃!所以購買一盒回家與家人分享。
↑ 北門永隆宮前的「北門豆花」,好吃唷。
↑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入口
↑ 為了紀念台灣醫療史上嘉南沿海居民的苦難,政府有感王金河等醫護及教會人員的愛與奉獻的精神,對於社會及家庭具有正面的教化意義,於是將「金河診所」整建成為「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 烏腳病相關醫療史 (點擊這裡可放大圖片內容)
↑ 藥劑室
↑ 烏腳病人之父 ─ 王金河醫師雕像
↑ 北門 井仔腳瓦盤鹽田入口標誌
↑ 海洋風味十足
↑ 濱海風景區常常看到的海產加工雜貨
↑ 北門 井仔腳瓦盤鹽田
↑ 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鹽田體驗區
↑ 「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
↑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延續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將鹽場復育,讓「井仔腳」特殊的曬鹽景觀依然保留在北門永華里的海岸邊,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
↑ 北門 井仔腳瓦盤鹽田,黃昏時分,夕陽在此特別美。(可惜我們來早了,太陽還高高掛著呢)
↑ 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 親子樂
↑ 參觀完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附近的洪家三合院古厝可不能錯過喔。
↑ 北門 洪家古厝
延伸閱讀:北門‧南鯤鯓代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