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延平郡王祠&台江生態之旅 2012.10.30 星期二 晴
【精彩影音 先睹為快】
由於預約遊台江的船班是下午一點半,趁著等船的空檔,我們上午先安排了參觀臺南延平郡王祠及四草大眾廟旁的台江生態文化園區,難得的古蹟建築與生態文化之旅,讓這趟旅行收穫滿滿、回味無窮。
位於臺南市開山路的「明延平郡王祠」,即鄭成功廟或開山王廟,祠內奉祀鄭成功及其部將,是全國最早的鄭成功祠,也是臺灣的重要古蹟。延平郡王祠庭園內景致優美,福州式廟宇建築風格莊嚴典雅;祠外公園築有噴池造景及小橋流水,花木扶疏竹林依傍,此優雅情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祠堂旁的鄭成功文物館(以前為台南民俗文物館),除了有固定展示外,也有不定期的特展,現在舉辦的特展是「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展出內容有:十七世紀大員的地形、大員周邊的原住民文化、亞洲物產、華南帆船貿易與亞洲、華南貿易朱印船貿易與大員、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亞洲經略、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大員、鄭氏家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鄭氏東寧、台灣的蔬果…等,共有六百多件的珍藏文物展出。
參觀完明延平郡王祠,接著來到了安平古堡,逛遊安平老街,享受商家的「熱情招待」,一路試吃當地名產─蝦餅,並品嚐著名的周氏蝦捲及安平豆花,哇!有吃擱有抓,真是太幸福了。
在安平購買伴手禮(蝦餅)後,隨即轉往四草的大眾廟,這附近的週邊景點,除了有台江國家公園(台江生態文化園區)外,還有四草砲台、紅樹林水上綠色隧道、四草紅樹林保護區、盬田生態文化村、台江鯨豚館…,今天我們先逛遊台江生態文化園區。台江國家公園於民國98年底正式揭牌,成為臺灣的第八座國家公園,公園規劃有六大區域,分別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史蹟保存區、遊憩區、一般管制區、海域一般管制區。它是一個極富濱海保育生態特色的國家公園,總面積將近四萬公頃,公園內有濕地、潟湖兩種生態景觀,還有貴賓級的黑面琵鷺…,這麼特別的生態園區,值得一遊。
搭膠筏賞遊台江生態,目前有二處搭船碼頭,一個在四草大眾廟旁(大眾廟經營),另一處則位於四草大橋上游附近(紅樹林保護協會經營),這回我們是選擇在四草大橋附近的大員港渡船頭坐船,遊台江生態往返歷時約90分鐘,行程內容有欣賞四草湖沿岸風光、嘉南大圳賞鳥(黑面琵鷺、反嘴、高蹺)、認識紅樹林、觀賞水上森林、深入台灣版亞馬遜河、認識濕地螃蟹及彈塗魚生態、解說浮棚式蚵架、體驗拉「吊罾」、蜈蚣網、手拋網(八卦網)…等,旅遊行程精彩又豐富,有趣的新鮮體驗令人懷念,這真是一趟獲益良多的生態之旅!
↑ 利用等船的空檔,我們先安排了參觀臺南明延平郡王祠。
↑ 位於臺南市開山路的「明延平郡王祠」
↑ 明延平郡王祠解說牌內容: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公元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台北市發生私煙查緝員槍殺市民引發「二二八事件」延及全台灣。臺人求庶肅貪,改善經濟,行自治。而當時之國民黨竟遣軍隊登台鎮壓實施戒嚴濫行捕殺,菁英糟殃者尤甚。民情沸揚,世論蹈騰。國民黨遂派國防部長白崇禧到台宣慰。白氏經台南,謁祭延平郡王而題聯建此坊。橫額「忠肝義膽」白崇禧題。頂有青天白日之國民黨徽,柱上原為「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後經本市黃典權文獻委員改為「孤臣秉孤忠五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義七鯤拓土莫將成敗論英雄」。旁書「中華民國三十六年春三月,命宣慰台灣道出台南謁祭」。時有該徽有穢勝蹟應拆除之議,惟歷史為明鏡,鑑古觀今以為悔悟并誡惻惐之又萌,是仍留之。台南市文獻委員會立公元二○○六年五月
↑ 明延平郡王祠的「忠肝義膽」牌坊
↑ 由旅日華僑設立的明延平郡王祠修建紀念石爐 (53.04)
↑ 三川門「前無古人」匾額,為清光緒元年武平縣知縣盧紹昌所題。
↑ 延平郡王祠是傳統福州建築,門牆開有圓拱形門,門上會嵌入石額。
↑ 右門石額「闢地」,出於沈葆楨手書。
↑ 左門石額「擎天」,出於沈葆楨手書。
↑ 明延平郡王祠(主殿),是全國最早的鄭成功祠,也是臺灣的重要古蹟。
↑ 迴廊
↑ 東廡迴廊
↑ 三川門牆上的清代楹聯(包括沈葆楨手書)
↑ 甘輝將領隨鄭成功率軍攻打清廷屢戰屢勝,回到台灣,立忠臣廟,祭祀甘輝及殉難將領十餘人 。
↑ 東廡 陳列明末戰死官將的牌位
↑ 明延平郡王祠旁的沈葆楨塑像
↑ 延平郡王祠庭園環境優美
↑ 庭園的松鼠數量很多且不怕生
↑ 位在延平郡王祠旁的鄭成功文物館(以前為台南民俗文物館)
↑ 鄭成功文物館目前舉辦的特展是「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
↑ 「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展出內容有:十七世紀大員的地形、大員周邊的原住民文化、亞洲物產、華南帆船貿易與亞洲、華南貿易朱印船貿易與大員、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亞洲經略、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大員、鄭氏家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鄭氏東寧、台灣的蔬果…等,共有六百多件的珍藏文物展出。
↑ 延平郡王祠庭園綠樹成蔭,景致優美。
↑ 噴池造景
↑ 小橋流水
↑ 花木扶疏綠意盎然
↑ 庭園環境優美
↑ 延平郡王祠庭園一隅
↑ 延平郡王祠庭園一隅
↑ 庭園栽種的金絲竹
↑ 竹林依傍 清幽舒適
↑ 行駛安北路,右轉過了四草大橋,大員港渡船頭即將抵達。
↑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位於大員藝市集與台南海事學校之間(城平路上)。
↑ 大員港渡船頭位置圖
↑ 台江生態之旅 活動景點位置圖
↑ 鹽水溪出海口,左側為大員港渡船頭。
↑ 大員港渡船頭 (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
↑ 搭膠筏賞遊台江生態,目前有二處搭船碼頭,另一個地點在四草大眾廟旁(大眾廟經營)。
↑ 搭膠筏準備遊台江生態(大員港渡船頭),費用每人每趟新台幣200元。
↑ 在生態之旅出發前,先來個注意事項及乘船安全說明,解說員是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現任總幹事李進添先生。
↑ 四草大橋
↑ 四草湖的紅樹林
↑ 嘉南大圳賞鳥
↑ 嘉南大圳賞鳥
↑ 嘉南大圳 賞鳥亭
↑ 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水鳥保護區)
↑ 在這兒可欣賞到黑面琵鷺、蒼鷺、大白鷺、杓鷸及雁鴨科...等鳥類。
↑ 嘉南大圳賞鳥亭的水鳥解說牌
↑ 一些沒看到的水鳥,遊客只好拍照留念囉。
↑ 海茄苳
↑ 海茄苳呼吸根,在地下橫行的根系具有海綿組織,有穩固生長與氣體交換的作用,一棵成樹的呼吸根,可延伸6~8公尺之長。
↑ 嘉南大圳及運鹽古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大片綠意盎然的海茄苳樹林,這就是「水上森林」。(台灣版亞馬遜河)
↑ 算準退潮時間,就很容易觀賞到可愛有趣的招潮蟹。
↑ 弧邊招潮蟹
↑ 觀賞招潮蟹及彈塗魚
↑ 吊罾
↑ 蜈蚣網捕魚方式很特別
↑ 蜈蚣網捕獲到的紅蟳
↑ 桶間寮,搭在水面上的捕魚或養殖工寮。
↑ 導遊正在賣力的解說捕魚要領
↑ 體驗拉「吊罾」
↑ 手拋網(八卦網)
↑ 採蚵解說
↑ 浮棚式蚵架
↑ 台江風情
↑ 台江國家公園(台江生態文化園區)
↑ 四草大眾廟
↑ 台江生態文化園區
↑ 「四草」地名的由來
↑ 臺灣海桐
↑ 台江生態文化園區-臺灣海桐步道
↑順遊「大員藝市集」
↑ 大員藝市集位於台南海事學校的旁邊,在海岸食廊喝杯咖啡,讓海風輕輕的吹著,聆聽海港浪聲,享受古都慢活時光。
↑ 每次造訪臺南安平,阿盛就會來這兒(安平豆花)報到。
↑ 老闆!來碗紅豆豆花。
↑ 今天因非假日,所以客人較少。
↑ 臺南古蹟景點之一,安平古堡。
↑ 安平古堡位置圖
↑ 安平古堡圍牆古色古香
↑ 安平舊聚落歷史公園
1994年,因延平街擴寬與否,形成全國矚目的(延平街事件),因街道僅二至三米寬,居民爭取拓寬,然學界及文化人士認為台灣第一街可貴之處在於街區本身的格局,應原貌保存而反對,於是工程擱置,此事件漸受各界重視,最後在居民強烈訴求下,延平街終究拆除,幸運的是,中興街與效忠街保存尚稱完整,仍可一窺老街種種。(引述自歷史公園解說牌)
↑ 十七世紀熱蘭遮城城牆遺跡導覽圖
↑「老伴」塑像 (梳妝) 作者:陳正雄(1993年)
安平自古是個漁村,多數人以捕魚為業。面對變化多端的海象、看天吃飯的不安,養成粗獷、樸實、情深的性格。而妻子的深情守候,是討海人與海搏鬥時最佳後盾。作品融合了安平在地性的文化、環境、藝術及趣味性,而靈感來自於作者對於父母的懷念,盼藉由父母恩愛的祥和溫韾來感染別人。(引述自解說牌)
↑ 「大員」一詞最早出現在1603年陳第「東番記」中的記載,原是平埔族台窩灣轉變而來,本指台灣南部的一個沙洲大鯤身(現今的安平)的地名,後來大員一詞(台語發音)即演變為代表台灣全島之意,從此衍伸「台灣」這個名稱。
↑ 安平路上的開臺天后宮(聖母安瀾),毗鄰安平古堡,創建至今已三百多年,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為安平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
↑ 安平漁港風情
↑ 安平「周氏蝦捲」遠近馳名,創辦人周進根先生。
↑ 好吃的蝦捲,推!
↑ 黃金海鮮餅,好吃的不得了,推!
↑ 劍獅埕是一個鄉土與藝術氣息融合的地方
早期的安平地窄人稠,屋舍鱗次櫛比,巷道更是狹小,於是避免不了造成許多建築風水上的忌諱,當地居民為破解此風水之忌,因而在住宅上裝飾了許多辟邪之物,如獅面、太極圖、刀劍屏、風獅爺等,其中最為常見的為「劍獅」。
↑ 劍獅埕內設有「童玩館」,回味舊時代的劍獅「尪仔標」、蛇螺、彈珠、水晶萬花筒...等趣味童玩,讓更多人可以在這裡找到童年歡樂。
↑ 劍獅埕的藝術指示牌
↑ 安平茉莉巷,只可惜茉莉花尚未開。
↑ 安平老街
↑ 安平路及安平老街隨處可看到賣蝦餅的商家
↑ 購買伴手禮(安平蝦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