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高雄佛陀紀念館
(2012.09.25)
【精彩影音 先睹為快】
在前往佛陀紀念館的路上(台21線275.5K),阿盛意外發現了一處河畔美景,時序已然入秋,高屏溪旁一大片的芒草開滿了芒花,遠觀之,宛若鋪上白皚皚的雪毯,此漂亮壯觀溪景,真讓人想駐足多看一眼。與往年相較,今年的芒草花好像開得特別茂盛,一整片的溪邊芒草,隨著陣陣秋風吹來,花穗上下共舞搖曳,恰似韻律起伏的波浪,這迷人秋意景色,讓我差點忘了此行的目的地。
高雄佛陀紀念館在半年前和老婆就曾經拜訪過,因當天時間緊湊,一時無法逛完,今天剛好有緣再訪此地,阿盛這回可要好好的朝聖一番。
佛陀紀念館,位於高雄市大樹區台21線旁(279.1K),與佛光山寺毗鄰,施工建設將近九年,於西元2011年12月竣工,佔地總面積約100公頃,它的誕生,成為南臺灣佛教聖地,也是新興的觀光景點,每天參訪人士數以千計。
一進入山門(即大門),就會看到景觀格局相當宏偉莊嚴的「禮敬大廳」,門口左右各有獅子與大象雕像來迎賓,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的建築。大廳一樓設有超商、咖啡館、餐廳、滴水坊,販賣紀念品、特產、飲食…等,二樓為素食自助餐。在禮敬大廳後方有條寬敞步道,筆直通達「本館」,是謂「成佛大道」,長約240公尺,其兩旁建有「八塔」,這八座不同功能的塔,象徵佛教基本教義八正道,其名稱分別為:一教塔、二眾塔、三好塔、四給塔、五和塔、六度塔、七誡塔、八道塔,此八座塔,外觀及工法相同,皆為方形七層樓閣式,塔高為37公尺。在成佛大道兩旁還設有南、北長廊,長各約254公尺,以黑石為建材,並刻有萬人功德芳名以及參與興建佛陀紀念館的諸多寺院名稱,長廊外牆壁面則有「護生圖」的彩色水泥浮雕。在成佛大道與菩提廣場之間有個「萬人照相台」,共有37個階梯(象徵三十七道品),是拍照留念的絕佳位置。而本館前方的「菩提廣場」,可供萬人以上集會,廣場兩側設有廊道,其旁種植小葉欖仁樹,樹下有十八羅漢尊像,廊道外牆有「禪畫禪話」的彩繪浮雕。
「本館」是佛陀紀念館的主體建築,也是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地方,館內一樓設有三殿(普陀洛伽山觀音殿、金佛殿、玉佛殿)、四常設展(佛教節慶、佛陀的一生、佛光山宗史館、佛教地宮還原),二樓設有大覺堂以及四個美術館,三樓外圍四個角落建有四座寶塔,稱四聖諦塔(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塔)。
佛光大佛設於本館後方(佛光樓),為佛陀紀念館的醒目地標,總高108公尺(地基+佛身),為世界最高的銅鑄坐佛像。這尊佛光大佛締造了四個「世界之最」的紀錄:1.世界最高坐佛像2.施作工期最短3.結構及材質皆由台灣自行研發4.佛像下方有提供齋房及廂房服務…等等,這些創舉紀錄,應該可說是另類的臺灣之光吧。
↑ 在前往佛陀紀念館的路上(旗山溪與荖濃溪匯流處),阿盛發現了一處河畔美景。
↑ 時序已然入秋,高屏溪旁一大片的芒草開滿了芒花 (台21線275.5K)。
↑ 整片的溪邊芒草,隨著陣陣微風吹來,更增添了濃濃的秋意。
↑ 迷人的溪畔美景,真讓人想駐足多看一眼。
↑ 今年的芒草花好像開得特別茂盛,遠觀之...,宛若鋪上白皚皚的雪毯。
↑ 溪邊芒草 ─ 甜根子草(濱芒),和五節芒(菅芒)的外形十分相似。
↑ 巍然聳立於台21線旁(279.2K處)的問道堂,高度將近70公尺,是醒目的地標。
↑ 高雄佛陀紀念館 - 山門
↑ 佛陀紀念館導覽圖 (點擊這裡可放大圖片內容)
↑ 高雄佛陀紀念館
↑ 高雄佛陀紀念館
↑ 佛陀紀念館 - 禮敬大廳
↑ 禮敬大廳門前的大象雕像群
↑ 禮敬大廳門前的獅子雕像群
↑ 禮敬大廳 - 超商
↑ 禮敬大廳 - 咖啡館
↑ 禮敬大廳 - 挑高的大廳
↑ 禮敬大廳 - 滴水坊美食
↑ 禮敬大廳 - 餐廳
↑ 佛陀紀念館施工建設將近九年,於西元2011年12月竣工,佔地總面積100公頃。
↑ 佛陀紀念館 - 成佛大道(長約240公尺)
↑ 成佛大道左右兩旁分別建有四個塔,即為「八塔」。這八座不同功能的塔,象徵佛教基本教義八正道,其名稱分別為:一教塔、二眾塔、三好塔、四給塔、五和塔、六度塔、七誡塔、八道塔,此八座塔,外觀及工法相同,皆為方形七層樓閣式,塔高為37公尺。
↑ 佛陀紀念館的誕生,成為南臺灣佛教聖地,也是新興的觀光景點,每天參訪人士數以千計。
↑ 高雄佛陀紀念館 - 成佛大道
↑ 高雄佛陀紀念館
↑ 佛陀紀念館八道塔(八塔之一)的解說牌
↑ 阿盛和老婆在半年前曾經參訪過佛陀紀念館
↑ 佛光大佛設於本館後方(佛光樓)
↑ 佛陀紀念館 - 彩繪浮雕
↑ 長廊外牆壁面有「護生圖」與「禪畫禪話」的彩繪浮雕
↑ 在成佛大道兩旁還設有南、北長廊,長各約254公尺,以黑石為建材,並刻有萬人功德芳名以及參與興建佛陀紀念館的諸多寺院名稱。
↑ 佛陀紀念館 - 鐘樓
↑ 佛陀紀念館
↑ 佛陀紀念館 - 十八羅漢尊像
↑ 佛陀紀念館 - 菩提廣場(可供萬人以上集會)
↑ 佛陀紀念館 - 北長廊
↑ 長廊外牆的「禪畫禪話」彩繪浮雕
↑ 什麼是禪?
↑ 祇園(祇樹給孤獨園)
↑ 成佛大道與菩提廣場之間有個「萬人照相台」,共有37個階梯(象徵三十七道品),是拍照留念的絕佳位置。
↑ 佛光山開山記
↑ 「本館」是佛陀紀念館的主體建築,也是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地方。
↑「本館」建築配置的解說牌
↑ 佛陀紀念館 - 本館
↑ 本館一樓設有三殿(普陀洛伽山觀音殿、金佛殿、玉佛殿)
↑ 本館一樓挑高式建築
↑ 本館一樓
↑ 本館面向菩提廣場
↑ 佛陀紀念館宏偉建築
↑ 本館兩側長廊
↑ 本館 - 普陀洛伽山觀音殿
↑ 本館 - 普陀洛伽山觀音殿
↑ 本館 - 普陀洛伽山觀音殿
↑ 本館常設展 - 佛陀的一生
↑ 本館常設展 - 佛陀的一生
↑ 本館常設展 - 佛陀的一生
↑ 「我是佛」互動裝置,是以聲控互動方式讓大眾說出佛陀的教誡。
↑ 本館常設展
↑ 本館一樓大廳
↑ 本館一樓佛教地宮還原
↑ 本館二樓「千年重光」古物展覽
↑ 本館二樓「千年重光」古物展覽會場
↑ 本館二樓「霓裳之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數民族服裝展
↑ 本館三樓外圍四個角落建有四座寶塔,稱為「四聖諦塔」(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塔)。
↑ 本館四聖諦塔之一 觀音塔
↑ 本館頂樓
↑ 本館的後方即為佛光大佛
↑ 本館前方景觀
↑ 菩提廣場前方景觀
↑ 成佛大道
↑ 禮敬大廳面對山門
↑ 高雄佛陀紀念館 - 山門
↑ 高雄佛陀紀念館 -「佛光」地標(問道堂)與大型車停車場
↑ 佛陀紀念館位於高雄市大樹區統嶺里(台21線279K)
↑ 大樹統嶺的鐵馬驛站
↑ 前往統嶺里的統嶺路
↑ 統嶺路相當有地方特色
↑ 統嶺里宗教信仰中心 ─ 廣信府
↑ 統嶺里仰望佛陀紀念館的佛光大佛
↑ 位於統嶺里丘陵上的「紫竹林」
↑ 統嶺里 - 紫竹林
↑ 由紫竹林遠眺佛陀紀念館
↑ 佛陀紀念館
↑ 佛陀紀念館坐西朝東(面臨高屏溪),佔地總面積約100公頃。
↑ 本館四聖諦塔與佛光大佛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大佛(佛像下方有提供齋房及廂房服務)
↑ 佛陀紀念館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大佛總高108公尺(地基+佛身)
↑ 阿盛和老婆於2012.03.04曾參訪佛陀紀念館 (DIY數位明信片)
↑ 高雄佛陀紀念館 (高雄市大樹區統嶺里統嶺路1號)
↑ 高雄佛陀紀念館 -「佛光」地標(問道堂)
‧延伸閱讀: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會